关键词:提高、小组合作、积极性、学习动机、智力障碍、心理障碍、师生关系、自信心
许多语文老师在上语文课时,喜欢让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语文。按照常理推算,学生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语文,就是国人学习“国文”或者说是学习自己的“母语”,学起来应该是得心应手,小组合作时成绩一定会让老师满意。但是在我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用小组合作方式学习语文,看他很勤奋,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可每次小组合作的成绩就是不太理想;有的学生尽管很聪明,天资不错,参与小组合作时,总是拿不出自己的观点,每次都是用其他同学的观点;有的学生甚至存在着放弃小组合作的心态,他们在上课时,不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为什么呢?
我校进行“体验与合作”课堂教学改革以来,我上语文课时,一直沿用用“10+30”教学模式,即留三十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最后教师用十分钟的时间,与学生共同来展示、完成教师预先设置好的几道尝试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了找到初中生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我在进行小组合作的“10+30”教学模式时,用各种方法与途径来分析初中生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终于得知智力障碍、心理障碍和师生关系紧张是初中生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智力障碍造成的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从生理学的角度看,智力障碍就是由于某种现象或事物错误的认识或理解,因而形成心理障碍,用以抵制一切被认为不可接受的东西。智力障 ……此处隐藏2268个字……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思想感情上满腔热情地接纳他们,与他们多接近,多谈心、鼓励他们树立小组合作学习的信心。作为语文老师都知道,要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是一个较为复杂和长期的过程,单依靠教师的鼓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自己的能力去树立信心。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多给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教师又要注意不要过多地干涉,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识。如果教师过多干涉学生的小组探究小组合作,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进行小组合作所取得的成绩,又通过教师的认可与鼓励,学生自然而热就有了自信心。自信心又反过来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信心。
要解决学生在小组合作时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的效率,除了要求语文老师较高的业务水平外,更重要的是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无限的关爱。如果教师只注重监督学生是否参与小组合作学习,而忽视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时心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稍有错误便受到教师的当众斥责,或教师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挖苦、讽刺都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要相信有的时候教育的得失,省先不在于教师的学问,也不在于教材,而在于教师良好的师德以及与学生的关系。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环境。如果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很紧张,那么学生就会对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失去信心。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要经常探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明确语文教师的责任,从热爱学生的角度,去帮助他们树立小组合作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使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向良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