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互联网+教育”概述
2015年,国家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总理讲话吸引了国人广泛的关注,掀起了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应用的浪潮。目前我国已经拥有7亿多网民,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51.7%[2],这使得“互联网+”成为我国目前各产业升级的方向。我国是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诸产业中“互联网+教育”发展迅速,正在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时间、教学态度等方面彻底颠覆传统的线下教育。
第一节 “互联网+教育”的涵义
“互联网+教育”不是在线教育,而是一种变革的思路,是要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服务模式、教学模式等,进而构建数字时代的新型教育生态体系[3]。它打破了地域、时空的界限,它让更多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学习相同的课程,并可以与教师产生互动;学生既可以观看或回放教师已经录制的视频,也可以进入在线课堂实时听讲,课堂上还可以针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答题;
第二节 互联网加教育案例
如“数学加”、新东方,瑞思,KIDSABC等教育机构,已经卓有成效地将互联网教育辐射到课堂下的时间;中小学教育网站,利用网络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逐步渗入中小学的各科教育中。云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终身学习、翻转课堂、MOOC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4]的运用,在高等教育领域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二章 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
互联网技术手段的运用,为教育均衡、深度学习、智慧学习等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使得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面对水平不同的学生,授课难易程度与课堂进度主要照顾中等成绩的学生,学业优秀者则渴望学习更难更深的内容,学业跟不上的同学则希望能降低难度。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教育平台,把课堂学习每一个小节每一个知识点录制成学习内容,不同的内容分片段教学,学习者通过互联网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使得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成为可能。
第二节 互联网技术下教育教学资源进一步融合共享
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将不同地域、不同学校、不同科目、不同教师的资源进行共享融合,突破了原有线下教育资源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异地授课,学生可以异地学习,同一节课的学生可以来自天南海北,资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交流。
第三节 互联网技术促使教师提升全面素质,促进师生交流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要站好三尺讲台,课下学生很难接触到教师。而互联网教育中,教师除了通过录制视频、在线课堂传播知识,还要能够利用教育平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互动交流的时间增多,探讨的问题更加有针对性。这对教师自我创新、讲课能力、沟通能力和时间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章 总结与展望
“互联网+教育”已经在一些学科开展得如火如荼。科技大学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紧紧抓住这一创新源泉,探讨互联网在本学科教学领域的运用。计算机公共基础教研室的教师们,面对互联网带来的诸多机遇与挑战,积极探索了各种互联网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发展了具有特色的“课堂与互联网各司其职、互为促进”的教学模式,利用最流行的“二维码”技术推送教学资源,方便易行。今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我们期待能有更高效的创新教学模式出现,为我校我国的教育新生态做出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