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2009级社会调查写作辅导提纲
社会调查是收集充分的一手数据以解决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是法学专业的集中实践环节之一,目的在于加强对国情、民情,尤其是对实践的了解。通过思维和业务技能的基本训练,以培养运用理论和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和训练认识和观察社会的能力。同时,通过社会调查,可以为撰写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
一、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要求和模式
(一)社会调查的基本要素
1.调查什么;2.谁去调查;3.向谁调查;4.怎样调查。
(二)社会调查的基本要求
1.客观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三)社会调查的基本模式
概括人类认识的规律我们初步可以概括出以下三种模式:
1.“事实——解释”模式
这种模式的基本出发点:调查者在实地调查之前不应带有主观框架,只能到社会生活中去观察、理解,体味社会事实占有大量的资料,从而得出结论,即解释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主要工具是归纳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2.“假说——理论”模式
该模式的出发点:可以借问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社会现象也是可以实证的和检验的;对社会现象做出解释性的概括必须把假说作为中介。基本形式是:调查课题——理论假设——收集资料(检验假说)——解释性理论。
3.“系统——综合”模 ……此处隐藏2907个字……p>
5.附录
有的社会调查报告还有附录部分。内容包括:部分原始资料、少数典型个案资料、调查统计图表的诠释和说明,正文中有关材料的出处,参考文献,旁证材料,以及其他必须说明的问题或情况。附录也不是调查报告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大型调查报告才需要附录。附录的内容不应随意扩张,只有那些与调查报告密切相关、而又无法为调查报告所包含的内含才应列入附录之内。
(二)社会调查报告撰写程序
撰写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是:提炼报告主题、拟定写作提纲、精选调查材料、推敲书面语言。
1.主题的提炼,要努力做到正确、集中、深刻、新颖和对称。正确,是指主题要如实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要对社会实践起指导作用,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集中,是指主题要突出,要小而实,不要多中心,不要大而空。深刻,是指主题要深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由现象到本质,由浅层本质到深层本质,不断深入下去,而不能只满足于对现象、对浅层本质的认识。新颖,是指主题要有新意,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创造,要努力在别人尚未开垦的地方去耕耘。对称,是指主题与材料、观点相对称。主题过宽、过大,而材料不充分、观点不成熟,论证就没有力量;主题过窄、过小,又不能充分发挥材料和观点的价值。
2.调查报告的书面语言,必须保持客观态度。如果是描述性的调查报告,应严格保持中立态度,用具体事实说话,而不要轻易作判断、下结论;如果是因果性、学术性、应用性的调查报告,无论是讲道理、下结论,还是指出问题、提出建议,都应以事实为根据,而不能离开事实空发议论。调查报告的表达方式,最好用第三人称或非人称代词,尽量避免强加于人之感。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