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流行引发的思考
观点:
反对为了吸引眼球、为了哗众取宠、借光环,为了商业目的而牵强引用国外理论。若作为新思想、新观点,抛砖引玉尚可,但僵硬地工具化,用以解决具体问题不足取。盲目拿来主义,反理论化。
理由是:
1、没好好挖掘、利用本土理论(传统智慧),认为本土理论解决不了问题(没用、抛弃)。认为外国理论就能解决中国问题(先进),外国理论就是神丹妙药。给国人继续崇洋媚外制造借口机会。阻碍影响国人的民族自信、国家自信。外国月亮比中国圆。
2、结果,西药依然解决不了土病,成本高昂。
3、理论泛化,务虚,增加负累。国人不缺理论家,缺的是务实的实干家。
建议:
1、确认问题的存在是技术问题还是思想问题(如大学生慢就业,是学生思想问题还是就业教育技术问题导致学生拥有慢就业思想)。
2、深挖传统智慧,寻找思想和技术解决之法。
3、传统智慧,国人耳熟能详接受易
论后现代主义之建构主义理论适用
理论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等)的系统性认识。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自然科学领域理论,具有相对稳定、唯一性。社会学领域理论,受到时空人文等等条件影响相对多元。
解决什么问题,为谁解决问题?理论的社会道德依据(标准),根据那个社会的道德对事物进行认识理解(建构)老虎人为羊是食物,兔子人为羊是朋友。羊人为草是食物,狐狸人为草是藏身之所之工具。
中医理论依据的是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世界 ……此处隐藏1110个字……等国家基于什么建构了他们的认知?事实?还是猜想?还是传言或者是其他?可以确认的是,基于政治偏见进行建构的。政治主观建构。
建构显然对于自然科学领域不适用。试想一下H2O、CO2物质形态元素构成不会依据人的主观想法观念给变化。任何民族、地域、时代水就是水、二氧化碳就二氧化碳不会是铜或者是石墨,物质的本质不会改变。其形成规律、存在规律是既定的。不容重新否定构建。答案是唯一的。人类意识形态领域,是建构理论的应用范围,应用对象。建构就是意识形态的改变。变一个观念变一个想法变一个理解而不是变一个物资变一个事实。改变的是人脑里面的信息组合,而不是客观事实。改变的是对客观事实信息在头脑里面的排序。基于什么区改变信息组合信息排序呢?为什么要改变信息组合信息排序呢?基于对自己有益对自己有利。个人利益诉求的差异性导致建构的差异性。
科学分领域,建筑科学、物理科学、核科学、数学科学、医学科学、动物科学、太空科学等等每一个领域有各自的逻辑。根据这个领域的逻辑就可以进行推理,得出符合改领域科学(逻辑)的客观事实。同理社会科学范畴也有其逻辑(科学)历史科学、政治科学、经济科学、语文科学、书法科学等等。依据这些学科的逻辑(科学)进行推理得到符合该学科规律的客观事实。科学既是规律。既是模糊科学也是有模糊规律的。
建构不仅仅是名称上的概念化、改变,更主要的是本质上的否定改变。对事物本质的重新认知。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主观认知。
主观、客观、科学、事实、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系统理论、理论价值、视角、为谁服务、解决谁的问题。指鹿为马、横看成岭侧成峰、颠倒黑白、是非颠倒、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等等,换个思路、换个角度、换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