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强化宣传培训、实施抢救保护、重视传承发展,全县保护工作取得较好的工作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非遗项目概况
目前,我县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项(建湖杂技),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项(建湖花炮制作技艺、九龙口传说),市级“非遗”保护项目13项,县级“非遗”名录保护项目10项。有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3名。经过我们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不少濒临灭绝的项目重新焕发了生机,使广大“非遗”项目传承人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非遗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宣传培训,营造保护氛围。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精神,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开展非遗普查、培训、传承资料收集整理、项目申报工作。今年完成了“建湖婚俗文化”、“庆丰盐水鹅制作技艺”等九项非遗项目申报县级非遗工作,同时牵头相关部门完成了《关于加强淮剧、杂技保护与传承的实施方案》初稿。
2.利用各种节点开展集中宣传。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科技一条街”节点,开展了“非遗进景区”活动,建湖藕粉圆、马群棕编、恒济大鱼圆、戚氏膏药、冈西剪纸等非遗项目在九龙口景区、淮剧小镇进行统一展示。同时通过展板、宣传单、以及发放各种“非遗”保护宣传资料等形式,开展“非遗展览进校园、进社区” 活动进行集中宣传,向全社会大力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知识,营造了依法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
3.开展非遗项目展示展演活动。举办 “团圆佳节听乡音”、“杂技周末剧场”、“淮剧周末舞台”等活动,同时策划举办“淮剧票友大奖赛”让广大群众充分接触、了解、参与非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