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
《淮海战役》电影观后感
作为一名解放军战士,我在假期观看了多部红色电影。我很喜欢《淮海战役》。现在就让我来谈谈我的观后感。
《淮海战役》属于大决战电影之一。《淮海战役》中,敌我双方兵力对比是80万对60万。但是战争的胜负,不是仅仅从兵力的对比,通过简单的加减法得出来,关键要看是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提升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众所周知,我方一贯重视对军队的建设,重视对指战员和士兵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实战锻炼和总结,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作风优良,作战能力过硬;在争取人民方面,我党始终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行了一系列包括土地革命等在内的改革,使老百姓翻身得解放,有了土地,建立了与老百姓之间的鱼水情,因此得到了当时解放区约500万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反观国民党方面,军中媚上欺下,军纪涣散,士气低落,四大家族更是搜刮民脂民膏,将国统区人民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脱离了群众的支持,因此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是60万解放军,还有500万的人民大军。正如陈毅司令员所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推车推出来的。”古人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国民党没有搞好军队建设,没有争取人民、为了人民,因此,此役我方的胜利是必然的。
总结淮海战役不难得出“以人为本乃胜利之本”这样的结论。同样道理,对于企业来说,要 ……此处隐藏7343个字……,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为首的党中央领导的运筹帷幄,协调大局,采取分割敌人,各个击破 ,攻城(围点)与打援、牵制相结,以及军事打击为主,辅之以政治攻势 三种主要的战术思想相结合,灵活应用,集中优势兵力,重点进攻敌重要据点,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作为整个战略的基本指导,徐州包围战是整个战役的重点。同时淮海战役的胜利,使得其后的平津战役成为南北合围夹击之势,可以说直接为后来的北平和平解放起到促进作用。最后从战略局势上讲,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为后来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直捣南京,解放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淮海战役可以说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正如在陈毅在1951年2月11日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介绍淮海战役情况,这些原因中,人民的支援才是胜利的根本保证。正如中野在《双堆集作战总结》中所说的,作战中的物资供应,是达到较圆满之要求的,无论在粮食弹药的接济,还是医疗救护等方面,都未感到意外的特殊困难,这是此次作战胜利的有力保障,没有这种保障,要想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是无法想象的。陈毅对尤金特别强调,五百万支前民工,遍地都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群众,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是共产党的立党之根本,也是解放战争获胜的根本,国民党不得人心,虽兵力强大,但是失败在所难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贯彻和运用是淮海战役得以胜利的思想保证,解放军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淮海战役获胜的关键,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当是值得我辈青年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