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我的人生我的课-数学的焦虑》有感
观《我的人生我的课-数学的焦虑》有感
观看了《我的人生我的课—数学的焦虑》后,我深有感触。现实生活中的确有很多数学培训班,遍地都是,有市场就有需求,不管这种需求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如果说小孩还无法确定,那作为家长总得有些思考吧,如果孩子根本就不喜欢,家长为了升学而迫使孩子学习,那是家长的失误,如果孩子的确有一定的天分,那开发孩子大脑,有机会、有能力送孩子进行学习,让孩子参加一、两项课外学习也未尝不可,毕竟现阶段小学教育也是普遍性的教育,难道不参加课外学习,仅仅完成老师的作业就能很好的发挥兴趣爱好吗?
节目中有采访者提到,兴就是兴奋、趣就是有趣,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是学生和课程之间最宽阔的桥梁。作为一线老师,也要认真反思这个问题,每一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请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是有限的,我们就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从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让孩子喜欢学习乐于学习,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但如果孩子真的不喜欢数学,我们又能怎样了?整个教育体制不改革,孩子有能如何呢?
看到节目中说杭州一中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修科目或者跨级学习,我好羡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能听从内心呼声,有所选择,这样的学校有普及吗?如果小学阶段都能普及,那现在的小学生也不用那么累了?
如果很多都无法普及,那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在以后教学中,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喜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此处隐藏3785个字……国的现状,没有意识到弱国无外交这样的事实,但这些都不能抹杀他对于民族的自豪感以及爱国之心。而外国狱警的惊奇则表现了他的无知。还有几个场景,是让娜与她妈妈的对话,我想影片也想通过这些细小的场景来表达一种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这几个细小的场景让我感触最深的。当然,影片其他许多场景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这是一部记录片,以顾维钧的回忆通过口述的形式作为主要的线索,所以,对于顾维钧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是影片的重头戏和亮点。我觉得影片主要是以一些细小的场景来反应人物心理活动从而突出人物形象的,很多场景都是很有内涵的,需要细细品味。顾维钧是一个立场坚定的人,如果说他有摇摆,我想也只有那一刻。当总长提出离开巴黎时说的“我是个软弱的人,我没有勇气去拒绝签字,可是我的良心不允许我签字”这句话,我想是让他的内心是有过纠结与挣扎的。但应该也仅有这一刻。一边是政府,一边是民声,就如顾维钧所说的“是民众是整个国家把你推到一个历史的坐标位”一样,没有一个选择会这样的艰难。顾维钧最终选择拒绝在合约上签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应为他这样选择感到敬佩与骄傲。
回顾影片,我有很深的感触。那段不堪的历史,任人宰割的中国,都是我们不愿去揭开的伤疤。而过去那样沉重的打击有没有敲醒我们麻木的心灵呢?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有没有做好肩负起祖国给予我们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呢?我想,在我们回答做好准备之前,我们真的要深思。是不是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是不是愿意先顾大家再顾小家,是不是具备有现代化所要求的优秀人才的基本能力。太多太多值得我们去思考。而作为一个拟发展党员成员中的一名,我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铭记历史,肩负起祖国赋予我们的责任,努力建设好祖国,让中华民族更伟岸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