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飞英桀”为你整理了这篇永不褪色的“红旗渠精神”──观看《红旗渠》电视剧有感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2021年秋,新版《红旗渠》电视剧在中央一台播放热,一下吸引了我的眼球,再次让我热血沸腾……
记得2017年秋,市委秋季县处干部主体班组织去河南学习,我第一次到林州市。那时,深秋的太行东麓,红叶点缀在苍翠的群峰中,一抹流动的绿色飘带缠绕其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上世纪60年代,在中共林县县委的领导下,林县人民在万仞壁立的太行山上修建了红旗渠,彻底改变了世世代代贫穷缺水的命运。林县人民那段战天斗地的奋斗历程,孕育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成为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至今仍然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改革创新。
林县地理环境先天缺水
林县水源奇缺、十年九旱。据记载,从明朝起至解放前的500多个春秋里,林县干旱300多年,大旱100多年,绝收38次。新中国成立之初统计,林县550个行政村有307个村人畜吃水困难,群众外出取水往往要走上10里路,用掉半天时间。
1954年4月,26岁的杨贵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一次他到百姓家里,长途跋涉满头大汗,这家人还特地端了盆水让他洗脸,准确地说是一个碗。初来林县的杨贵洗完脸,顺手就把水给倒了,这让 ……此处隐藏305个字……科班出身的吴祖太1958年刚来到林县水利局工作,短时间内拿出了第一本施工蓝图——《林县“引漳入林”干渠工程初步施工安排》。1960年3月28日傍晚,在王家庄隧洞工段上,晚饭时,吴祖太听民工们反映洞壁上出现了裂缝,便把饭碗一推就往洞里跑,身边人劝他天已经晚了明天再看不迟,他却说早一天排除险情好。哪知进洞10分钟后洞顶就塌方了,吴祖太牺牲时年仅27岁。
红旗渠修建过程中,有81位干部群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人生最辉煌的篇章。
永不褪色的“红旗渠精神”
如今,红旗渠风景区已成为5A级风景区,吸引着成千上万人前来参观学习,寻找精神动力、源头活水。红旗渠纪念馆更是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的重要党性教育基地。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铸就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当年,广大党员干部在县委“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号召下,干在先、冲在前,涌现出了吴祖太舍身太行、任羊成凌空除险等众多感人事迹。50多年过去了,当地群众依然对这些党员干部念念不忘,就是因为他们真正为群众办了实事,谋了福祉。
“红旗渠精神”是创业时期艰苦奋斗的典范,更是林州市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特有标签。今天,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的党员干部更应牢记当年在林县群众中流传的话:“党员干部流汗水,我们就不怕流血水;党员干部搬石头,我们就有决心搬山头。”坚持走群众路线,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忧愁、谋福祉。